【財務工作大家談系列報道三】[西安公司]淺談項目風險管理及控制
發布時間:2016-11-14作者:張海紅
“營改增”是建筑企業未來三年的頭等管理大事,是事關全局的系統工程,是實現彎道超車的重大機遇,同時也面臨重大挑戰。建設期長、造價大、成本高,這些建設項目固有的特點加重了施工企業在項目質量、安全、財務等方面的壓力,隨著建筑行業競爭的日益加劇,防范項目管理風險、控制項目成本支出、提高項目經營效益顯得尤為重要。建筑企業需要從管理制度、合同、風險、財稅票據管理等方面實實在在地進行系統建設。
一、材料采購及合同訂立。充分的市場調研,選擇相對質優價廉的供應商訂立合同,集中定點采購,避免了零星分散采購單價高、發票索要難,合同文本內容條款不規范的法律責任,從合同源頭為“四流合一”打下基礎。二是根據施工進度安排采購材料,把材料結存降到最低限度,能夠降低財務成本,避免財務風險。
二、完善材料進出庫及損耗管理。項目在期初應建立健全庫存管理制度,加強出入庫管理,定期進行庫存盤點并統計損耗明細,查明原因,追查相關責任人,降低材料庫存損耗,控制成本。
三、注重預算執行對比。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管理團隊要時刻重視成本效益原則,實施分項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從量到價上的對比,查找差異原因,合理控制成本。項目施工內容的增減變動預算與實際成本的對比分析,可以作為施工方與開發商協商價款的依據之一。
四、增強全員風險控制意識。實行增值稅后,建筑企業對財務核算要求更高,業務人員在辦理具體業務時都要有財務風險意識,財務工作是連續性的,存在與施工管理每一個環節,僅憑財務部的人員力量是遠遠不夠,提高全員風險意識,規范財務手續,加強部門間聯動,將對企業經濟效益提升取到積極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