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業轉型期安全管理控制的難點首先是避免或減少人員的上網及職業病;第二是設備、工具、材料等免遭損毀以及保障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維護社會經濟的發展;第三是消除或減少環境危害和工業污染,使人的生存條件免遭破壞,促進人類整體利益的增大。下面將結合我國建筑安全管理與控制的狀況,及如何進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建筑行業;安全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的現狀與分析
1.1 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的現狀
a、 缺乏適合市場經濟的建筑安全管理體制。
我國工程建設投資體制的變化使原有的建筑生產安全管理已經不適應現在的建筑生產方式,因此一直由政府主導的安全管理出現了很多管理漏洞,再加上有關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政府監管效率低,社會監督體系不完善,致使安全管理不到位,適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法律手段與經濟手段并行的建筑安全管理體制尚未形成。
b、 勘查、設計、工程監理等單位主要的安全問題。
勘查、設計單位不按要求進行勘查或設計,或改變勘查設計文件、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使勘查設計成果存在缺陷,不能保證建筑物和施工人員的安全;工程監理單位未對施工單位的安全技術措施或專項安全施工方案進行認真的審查,在施工工程中也沒有對施工單位落實安全措施的情況進行認真監理,發現事故隱患時,也未采取果斷措施予以整改和消除;檢測單位出示虛假報告。
c、 施工單位的安全問題。
隨著國家基建投資的不斷加大,建筑企業準入政策的調整,是的施工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施工隊伍不斷擴大。尤其是最近幾年,個體建筑業迅猛發展,施工企業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但是由于施工單位是建筑安全活動中處于的主題和核心的地位,建筑安全問題主要出在施工單位的身上。
1.2 安全管理事故的原因分析
根據安全系統論的觀點,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四點:人――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物――物(設備)的不安全狀態,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環境――不良的生產環境會對人的行為和物的狀態產生負面的影響:管理――管理的欠缺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有時甚至是直接的因素,因為管理對人、物和環境都會產生作用和影響。
1.3 項目安全管理模式的現狀分析
目前,大多數市政施工企業的項目安全管理是通過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來實施的,安全管理人員與施工管理人員屬于不同的崗位,他們之前的本質聯系被人為的隔斷開來,施工進度安排、工序穿插、人員調配、物(設備)的狀態管理等與安全由直接關系的要素,因為安全與手工管理崗位的不同而認為的割裂,對施工管理人員的考核與安全漢字表、安全職責掛鉤較少,甚至不掛鉤。安全管理人員由于管理職位與其他人員的等同或較低造成了安全管理指令不暢通,安全管理措施落實不及時。安全管理資源嚴重浪費,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2、 建筑行業轉型期的安全管理模式
2.1 理論依據:
a、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即是安全生產必須遵守的原則,也是我國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安全管理模式,都必須堅持這個原則。新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從組織、流程到方法都應該體現這個原則;
b、 管理生產必須管理安全的原則。
生產必須安全,安全黑絲生產的前提,因此,作為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對生產環境、生產過程、生產方法的安全性進行實現評估和過程公職,確保生產安全,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必須防止把安全管理與施工生產分開管理的無趣;
c、 全員參與的原則。
2.2 法律依據:
a、 《安全生產法》:
《安全生產法》的實施為我國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違背安全管理的行為提出了出發措施。《安全生產法》明確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方針,并自始至終貫徹了“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
b、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建筑法》是規范我國建筑市場的第一個法律文件,其中,對建筑企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總承包企業承擔起安全管理的責任,把所有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納入到統一管理中。
3、 新型項目安全管理模式的特點
3.1 具有新的項目安全管理理念:
市政施工業的從業人員人數龐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許多相關人員對于安全生產和事故預防的錯誤觀念由來已久,由于大量的時間或者錯誤操作并未導致上海或者財產損失事故,而且,同意誘因導致的事故后果差異很大,不少人認為施工安全事故完全是由于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因而是不可避免的。
3.2以新的安全文化為核心:
安全管理是全員、全過程的管理,因此,安全文化應該是全員文化。塑造新的安全文化就是要培育全員安全文化。全員管理不僅包括總承包管理人員、分包管理人員和全體工人,還應包括業主、設計、監理及社會相關方。
3.3 實現了四個轉變:
新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與傳統的項目安全模式相比,有四個轉變,分別是:變單純的安全專業人員的崗位安全管理為全員參加的體系安全管理;變單純的安全管理為安全管理與進度、工序穿插和施工方法緊密結合的綜合管理;變以點為主的剪斷的、靜止的管理為線面結合的、連續的、動態的管理;變并行的安全與生產兩條線為安全與生產緊密結合的安全生產一條線。
4、 如何建立新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
4.1 建立項目安全管理組織
4.1.1 項目安全管理組織的定義:
新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下,項目安全管理組織已經不再是單獨的崗位安全管理,而是以項目經理為首的,以專職的崗位安全管理為核心,以各專業工程師為骨干,班、組長及工人全員參與的,安全監督管理層和安全管理實施層既獨立設置又互相依托和緊密聯系的體系安全管理,是將生產與安全的緊密結合的組織,是對項目安全管理資源的充分挖掘和充分利用。
4.1.2 項目安全組織機構圖:
a、 安全管理監督層:包括項目經理、項目總工、安全總監或安全主管、專職安全員;
b、 安全管理實施層:包括專業工程師、班組長和操作工人。
4.2 調整安全主管職責
4.2.1 安全管理監督曾的職責:
a、 項目經理:項目經理是項目安全生產的直接責任人,因此,項目經理必須負責制定項目安全管理目標,建立項目安全管理組織,劃分安全管理責任,制定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對安全管理過程和效果進行監督;
b、 安全總監或安全主管:安全總監或安全主管是項目安全管理的直接執行者,與項目經理一樣,也是項目安全管理的直接責任人。安全總監或安全主管應主持編制安全管理方案,參與施工方案的編制,重點對施工方案的安全性進行審核;負責對施工員進行總體安全管理方案交底,負責按分部工程進行安全交底;對施工員的安全技術交底進行審核;負責監督安全管理方案和技術交底的落實工作;負責對安全管理過程進行監督。
4.2.2 安全管理實施曾:
a、 施工員:
施工員(專業工程師)是工程施工的中堅力量,具有數量多、學歷高、總體素質好的優勢,但由于傳統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把安全與生產沒有有機結合起來,造成了施工員的安全管理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因此,調整安全管理職責的重要內容就是調整施工員的安全管理職責;
b、 班組長
班組長是操作工人的直接負責人,班組長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對工人具有直接影響,因此班組長的安全責任與安全生產有直接關系。作為班組長,必須做到,熟悉本工種的操作規程和安全操作知識,堅持進行班前安全教育,塑造遵章守紀的風氣,加強自我防護和自我保護;
c、 操作工人:
從事故傷亡人員的統計分析來看,事故傷亡人員幾乎全部是操作工人,而從事故原因來看,絕大多數是違章操作引起的,因此,操作工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遵章守紀的程度是安全管理能否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因素。對操作工人來說,應自覺遵守操作規程,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不被別人傷害。
結束語:對于建筑安全管理與控制,不僅國家要從宏觀上進行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建筑企業自身也要從微觀上進行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并且要以國家的管理來知道建筑企業的安全管理,以企業的建筑安全管理為具體實施方法。要綜合運用國家和企業共同管理與控制,以求達到建筑生產安全,高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