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稅制改革對地稅來說是嫁閨女,對國稅來說是娶兒媳婦,這一嫁一娶首先要求建筑和房產開發的財務人員要做好準備工作,順利應對營改增的這個過渡期?!盃I改增”作為目前規模最大的結構性減稅措施,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減少重復納稅,促使社會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環,有利于企業降低稅負。結構性減稅并非是“只減不增”,而是“有增有減”,這就必然影響到企業的稅負變動和稅收籌劃,因此企業財務人員應高度重視財務風險的管理和控制。
一、關注稅收政策,加強專業學習,提高業務素質
“營改增”帶給企業財務人員的改變和挑戰,遠非想象中那么簡單。財務人員面臨新舊稅制的銜接、稅收政策的變化、具體業務的處理和稅收核算的轉化等難題。由于財務人員業務素質和職業操守參差不齊,可能會對稅收政策的理解、相關業務的會計核算、稅收的申報繳納等產生偏差,從而帶來財務核算不合規,納稅申報不準確等風險。同時,“營改增”對企業的賬務處理提出了新要求。由于營業稅是對營業額直接征稅,只需增加一個會計科目,核算模式簡單易懂。而增值稅采用抵扣的核算模式,其應納稅額等于銷項稅額減進項稅額,需增加十個會計科目,核算難度較原來大幅增加?!盃I改增”不僅改變了企業的整個會計核算體系,同時還帶來了開票系統、報稅系統、認證抵扣、稅款繳納等操作方面的一系列新問題,賬務處理稍有不慎便會產生風險。另外,發票風險是每個企業都需要面臨的重要風險之一。“營改增”后,企業需使用增值稅發票和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由于增值稅發票歷來是發票管理的重點對象,并且也是發生經濟違法案件較多的票種之一,故“營改增”的試行對企業發票管理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一旦發票管理不善,就可能給企業帶來違法犯罪風險及多繳稅款的風險。
二、全面營改增期間,財務人員要嚴格按稅收的有關規定開票、繳稅,避免提前或滯后,引起納稅風險
據4月9日經濟觀察報消息,中國的地稅部門正自發掀起一場稅收清理風暴,清稅的核心是即將告別稅收舞臺的營業稅,房地產建筑業的應繳未交稅款是清理重點,時間跨度大多是從2015年往前回溯三年至2012年,如遇到重大問題、金額較大者可以追溯五年,而對于偷稅則無限期追繳。財務人員在營改增期間,應及時清理項目銷售合同及預收賬款中涉及營業稅的款項,在2016年5月的最后一個營業稅申報期及時足額申報繳納相關營業稅,避免在日后地稅部門的稅務稽查中,企業承擔繳納稅收滯納金及罰款等風險的發生,引起稅收管轄權糾紛的發生。
三、做好項目的合同臺賬的登記及整理工作,為營改增取得進項發票的預計提供一手資料
增值稅要想降低稅負,首先要取得合法的增值稅進項發票進行抵扣,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上游企業主要是建筑企業及各工程分包商,所以財務人員應做好合同臺賬的登記工作,在劃分新老項目的同時,分析整理項目還有哪些單位的發票沒有取得。在營改增之后,取得的發票是增值稅普通發票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稅率是3%、6%、11%還是17%,這樣經過整理分析,為5月1日老項目是采用簡易計稅方法還是一般計稅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據。
四、規范賬務處理,防范會計核算風險
“營改增”后,試點企業的會計處理發生相應變化。企業原為營業稅納稅人,營業稅的計稅方式較為簡單。試點后,其改為增值稅納稅人,增值稅采取的是抵扣模式,計稅方式較為復雜。企業財務人員應嚴格按照增值稅相關要求設置會計科目,同時相應修改會計核算制度和相關管理制度,做好“營改增”后的會計核算工作,降低新稅制對企業會計核算的風險。在合同簽訂、發票取得、貨物進場、資金支付一系列財務流程中盡量做到合同、票流、物流、資金流一致,避免引起稅務檢查時,因四流不一致導致進項稅額不能抵扣的風險發生。
五、嚴把發票管理關,降低財稅風險
增值稅發票與普通發票不同,不僅具有反映經濟業務發生的作用,同時對實行憑票抵扣制度,還具有完稅憑證的作用??偠灾鲋刀惏l票的取得、開具、傳遞、抵扣等對企業增值稅的申報繳納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此,試點企業應結合實際,按照《增值稅發票管理辦法》的規定,制訂出適合自身特點的發票管理制度,明確發票的獲得、真偽鑒別、開具、管理、傳遞和作廢等程序,做到定期或不定期自查和抽查工作,嚴禁虛開增值稅發票,杜絕虛假發票的取得,努力降低發票帶來的財稅風險。
六、科學籌劃,降低企業稅負
企業應充分評估“營改增”對企業經營、財務等方面的影響,并進行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例如,重新審閱現有項目采購、銷售合同,修改定價及稅負承擔等相關條款;在選擇材料供應商和分包商時,盡量選擇財務核算健全、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這樣企業才可以增加進項稅額,降低增值稅稅負。
七、強化與相關單位的溝通,確保企業平穩發展
“營改增”的試行,必然會對企業的經營策略、定價機制、市場營銷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對相關企業而言,讓其客戶、供應商和其他有關各方了解自身受到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加強與相關單位的溝通,保證他們獲知該變化,將減少不利影響的發生。同時,通過積極主動與財稅部門溝通,爭取享受相關的優惠政策和政府的專項資金支持,將保證企業的平穩發展。
營改增政策對房地產企業而言就是一把雙刃劍,你用的好就可以降低企業稅負,為企業增加利潤,用的不好就會使企業承擔不必要的稅負,增加企業的負擔。企業不打無準備之仗,就要求財務人員加強自身業務的學習,做好各項稅收籌劃,讓企業在營改增期間合理降低稅負,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積極地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