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瓦匠筑起20億元大產業――山河建工集團掌門人程理財的創業之路
發布時間:2006-03-08作者:本站編輯
憑借著36只泥灰桶闖蕩江湖,程理財創建起總資產過5億元的大企業,成為省內民營建筑企業的領頭羊,讓團風2萬余人就業,今年發放給員工的工資達3億元,企業產值高達20億元。
甲方老板從“豪華游船”跳上了“救生艇”
從漢陽某花園一棟7層萬余平方米的商品房起步,程理財在這里建立了一個基地,開始在武漢市場立足。
這個花園是全外資項目,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武漢房地產界一度很有名氣。1995年,程理財有心打入這個市場,但投資商只相信武漢國字號大型建筑企業,根本不理這個小小民營業的茬。
適逢該項目一期第一組團完工,因管理成本問題,甲乙雙方鬧得不愉快。程理財趁機求見甲方老總徐先生,并邀請甲方人員去一獲獎項目工地考察,希望能給一個發展機會,先做一棟房子。
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徐先生說服總承包乙方,讓出一棟房子給程理財做。徐先生這樣解釋:我花高價買了坐豪華船票,在你這享受的卻是普通服務。我現在感到有危險,買一條救生艇,說不定關鍵時候還能救我一命。
讓項目總承包沒料到的是,這家小小的民營建筑企業,同樣大小的工程提前2個月完工,還捧回了黃鶴杯優質工程獎。
戲劇性的變化發生了,甲方從“豪華游船”跳上了“救生艇”。項目三組開工時,程理財與對方各拿2棟;四組團開工時,程現財拿了大頭,9棟拿了7棟。
1997年,在華中農業大學的建設項目中,程理財也憑借其良好的質量和信譽,將省內另一家有相當影響的競爭對手逼退出局,直到如今,華農的項目仍穩操在他手中。
同樣,在百步亭花園內,10余年間,從磚混結構轉向框架,從框架結構轉到小高層再轉到高層,投資方總是讓山河集團站在施工的最前沿。而值得回味的是,直到現在,程理財與投資方老板仍未謀面。
做業內“價格殺手”,以低利潤率創響品牌
在我省建筑業界,山河集團被稱為“價格殺手”。在眾多競標者中,山河集團總能以競爭對手難以想象的低價競成功。
上世紀末,我國成都市建設開始呈現日新月異之勢,建筑行業成為暴利行業,僅團風縣淋山河鎮,建筑企業和施工隊就多達30余家。
但暴利不能沖昏智者。程理財說:“當人都知道某個行業似乎一夜之間就可暴富之后,這個行業就沒有利潤可言了。行業利潤太高,會掩蓋管理漏洞和引來無序競爭。”
2000年,程現財到山東考察做石材起家的某集團,更堅定了他要做“價格殺手”的決心。
程理財了解到,某名牌石材是全國同行老大,利潤率是10%。另一家石材集團在短期內迅速發展,大有趕超老大的態勢,其利潤率為6%。程理財考察的企業將利潤率定為3%,短短幾年,營業額從30億元竄升至100億元。雖然利潤率低,但從利潤總量上看,反倒占了大頭。
程現財于是拿過這招“殺手锏”,山河集團一年跨一大步:4.66億元、5.68億元、8.2億元、15.1億元、20億元,建筑主業在武漢的產值和份額逐年提升。而在武漢三鎮的項目部,卻從當年的200多個收縮到現在的50余個。
低利潤率,絕不等于質量低劣。程理財以強有力的現場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等措施,捧回了國家施工質量金獎、全國用戶滿意工程獎、楚天杯、黃鶴杯等,山河集團獲得的各種獎項多達67個。
程現財說:“最初我曾為爭得一個300萬元的項目激動得跳起來,現在拿個兩三千萬元老的項目則屬常規經營了。”
他把2。5萬農民大軍帶進城
大山河集團背后,是一支寵大的農民工大軍。其中80%以上來自團風縣,尢其以程理財的老家淋山河鎮的居多。
山河集團近年的年終總結可以印證:2002年安排團風籍務工人員5000余人,發放工資7000余萬元。2004年為家鄉提供就業崗位9254個,發放工資1.16億元。2005年又提供就業崗位1.2萬個,發放工資將超過3億元。同時向團風縣上繳的地稅則達到了1500萬元。
淋山河鎮委書記陳緒樂介紹,在程理財的帶動下,圍繞建筑、建材業發展,全鎮產生了7位產值過億元的老板,帶領2.5萬名農民進城務工,每年的勞務收入達3億元。目前鎮里的居民存款超過8000萬元。因為外出務工者多,淋山河鎮專門跑武漢的公汽超過40輛,有4個村開通了跑武漢的專線車。
一個溫暖的冬日,記者在灑山河鎮看到,幾乎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在程灣村、賈家田等村,水泥路從106省道通到了村民家門口,廁所也像模像樣,真有點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味道。
當年,程現財一個人悄無聲息地投資30萬元,將全村5個小組的泥巴路改為水泥路。不少老板有想法:“你怎么把好事一個人做了?”程理財說:“還有很多好事做不完,我修了路,你們還可以修橋、改水、改廁嘛!”一時間,村里的大小老板紛紛解囊,資助村鎮公益事業。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程理財資助公益事業的捐款超過100萬元。
程理財有個觀點,個人財富超過了1000萬元,超過部分應該屬于社會所有,因為正常情況下一個人遠遠消費不了那么多。人要控制金錢,而不能為金錢所累。現在程理財有一個強烈愿望,就是每年拿出60萬元至80萬元,幫助家鄉貧寒的優秀子弟完成學業。
甲方老板從“豪華游船”跳上了“救生艇”
從漢陽某花園一棟7層萬余平方米的商品房起步,程理財在這里建立了一個基地,開始在武漢市場立足。
這個花園是全外資項目,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武漢房地產界一度很有名氣。1995年,程理財有心打入這個市場,但投資商只相信武漢國字號大型建筑企業,根本不理這個小小民營業的茬。
適逢該項目一期第一組團完工,因管理成本問題,甲乙雙方鬧得不愉快。程理財趁機求見甲方老總徐先生,并邀請甲方人員去一獲獎項目工地考察,希望能給一個發展機會,先做一棟房子。
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徐先生說服總承包乙方,讓出一棟房子給程理財做。徐先生這樣解釋:我花高價買了坐豪華船票,在你這享受的卻是普通服務。我現在感到有危險,買一條救生艇,說不定關鍵時候還能救我一命。
讓項目總承包沒料到的是,這家小小的民營建筑企業,同樣大小的工程提前2個月完工,還捧回了黃鶴杯優質工程獎。
戲劇性的變化發生了,甲方從“豪華游船”跳上了“救生艇”。項目三組開工時,程理財與對方各拿2棟;四組團開工時,程現財拿了大頭,9棟拿了7棟。
1997年,在華中農業大學的建設項目中,程理財也憑借其良好的質量和信譽,將省內另一家有相當影響的競爭對手逼退出局,直到如今,華農的項目仍穩操在他手中。
同樣,在百步亭花園內,10余年間,從磚混結構轉向框架,從框架結構轉到小高層再轉到高層,投資方總是讓山河集團站在施工的最前沿。而值得回味的是,直到現在,程理財與投資方老板仍未謀面。
做業內“價格殺手”,以低利潤率創響品牌
在我省建筑業界,山河集團被稱為“價格殺手”。在眾多競標者中,山河集團總能以競爭對手難以想象的低價競成功。
上世紀末,我國成都市建設開始呈現日新月異之勢,建筑行業成為暴利行業,僅團風縣淋山河鎮,建筑企業和施工隊就多達30余家。
但暴利不能沖昏智者。程理財說:“當人都知道某個行業似乎一夜之間就可暴富之后,這個行業就沒有利潤可言了。行業利潤太高,會掩蓋管理漏洞和引來無序競爭。”
2000年,程現財到山東考察做石材起家的某集團,更堅定了他要做“價格殺手”的決心。
程理財了解到,某名牌石材是全國同行老大,利潤率是10%。另一家石材集團在短期內迅速發展,大有趕超老大的態勢,其利潤率為6%。程理財考察的企業將利潤率定為3%,短短幾年,營業額從30億元竄升至100億元。雖然利潤率低,但從利潤總量上看,反倒占了大頭。
程現財于是拿過這招“殺手锏”,山河集團一年跨一大步:4.66億元、5.68億元、8.2億元、15.1億元、20億元,建筑主業在武漢的產值和份額逐年提升。而在武漢三鎮的項目部,卻從當年的200多個收縮到現在的50余個。
低利潤率,絕不等于質量低劣。程理財以強有力的現場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等措施,捧回了國家施工質量金獎、全國用戶滿意工程獎、楚天杯、黃鶴杯等,山河集團獲得的各種獎項多達67個。
程現財說:“最初我曾為爭得一個300萬元的項目激動得跳起來,現在拿個兩三千萬元老的項目則屬常規經營了。”
他把2。5萬農民大軍帶進城
大山河集團背后,是一支寵大的農民工大軍。其中80%以上來自團風縣,尢其以程理財的老家淋山河鎮的居多。
山河集團近年的年終總結可以印證:2002年安排團風籍務工人員5000余人,發放工資7000余萬元。2004年為家鄉提供就業崗位9254個,發放工資1.16億元。2005年又提供就業崗位1.2萬個,發放工資將超過3億元。同時向團風縣上繳的地稅則達到了1500萬元。
淋山河鎮委書記陳緒樂介紹,在程理財的帶動下,圍繞建筑、建材業發展,全鎮產生了7位產值過億元的老板,帶領2.5萬名農民進城務工,每年的勞務收入達3億元。目前鎮里的居民存款超過8000萬元。因為外出務工者多,淋山河鎮專門跑武漢的公汽超過40輛,有4個村開通了跑武漢的專線車。
一個溫暖的冬日,記者在灑山河鎮看到,幾乎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在程灣村、賈家田等村,水泥路從106省道通到了村民家門口,廁所也像模像樣,真有點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味道。
當年,程現財一個人悄無聲息地投資30萬元,將全村5個小組的泥巴路改為水泥路。不少老板有想法:“你怎么把好事一個人做了?”程理財說:“還有很多好事做不完,我修了路,你們還可以修橋、改水、改廁嘛!”一時間,村里的大小老板紛紛解囊,資助村鎮公益事業。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程理財資助公益事業的捐款超過100萬元。
程理財有個觀點,個人財富超過了1000萬元,超過部分應該屬于社會所有,因為正常情況下一個人遠遠消費不了那么多。人要控制金錢,而不能為金錢所累。現在程理財有一個強烈愿望,就是每年拿出60萬元至80萬元,幫助家鄉貧寒的優秀子弟完成學業。